11/07/2014

攝影作為當代藝術的媒介


每個時代和地方都有屬於各自的時代課題,而當代藝術就是要回應該個時代和地方的課題。一些創作人或許喜歡透過作品表達較為個人的感受,但若作品只停留於個人情感的層面,則易被時代和歷史遺忘。當然,這並不是說藝術創作不許表達純粹的個人感受,但畢竟大部分當代人也是群居生活,個人問題某程度上也是同時代人的問題,只要能從個人感受中找出背後的普遍性,再透過作品表達,也就算是回應時代的課題。本文試從近代西方美學一些主要的課題中的部份問題作為分類,以探討當代攝影人,尤其是香港創作人所面對的時代課題。

第一類是關於創作過程,當中可細分為「形式」和「內容」兩方面。在形式上,攝影由面世至今,主要的創作工具是照相機,但在攝影發展的歷史中,我們得知好些攝影方法,可以不需用到照相,例如「曬藍法」(Cyanotype)。或許這些方法在製作過程中有太多不確定因素,使最後的成像不穩定,因為又或是其他原因,使這些方法在主流的攝影創作中被忽略。假若將這些方法放在藝術創作中,那些「不確定因素」,就可以變為「可能性」。藝術創作不像商業攝影般需要在短時間內追求相對完整的影像,而是可容許創作人用時間不斷嘗試,從不同的「可能性」中找出最可行的方案。

另外,當代的科技發展使攝影踏上數碼之路。有人也許會覺得用數碼照相機拍攝十分容易,再也不用嚴緊選擇題材或精心構圖;觀看影像時,也沒有從前的感動和驚訝。可是數碼相機沒有禁止大家在按下「釋放快門鍵」(Shutter Release Button)前認真思考拍攝題材或構圖吧?數碼科技沒有禁止大家在欣賞網絡圖像的時候,不可以細味影像背後的意義吧?究竟是人們太隨便使用科技,還是科技使攝影過於隨便了?

換個角度看,其實當代攝影與科技的配合正正就能把攝影發揮得更好。試想想,若果你得使用其他媒介製造一件十層樓高的作品,相信會有一定的難度,但若當代攝影需要做一張十層樓高的影像,不論在技術還是製作成本上,也是不輕而易舉的事,大家看看那些大廈外牆廣告更換的頻率便知一二。再想想,如果要把作品展示給地球另一邊的觀眾欣賞,攝影配合互聯網上的各社交平台,也是易事一樁,關於這一點,本文後段會再加討論。

在內容上,由歷史出發,攝影是西方發明的技術,大部份的攝影理論也是來自西方,導致多數人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,觀點與角度或多或少也受了西方的思維方法影響。但從創作「內容」上看,當代香港攝影創作人是沒有必然跟隨西方的傳統、步伐和潮流。自清朝起,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到達谷底,甚至把自己否定掉,當代中國經過多次變革和經濟的改革,也沒有讓我們重新站起來。要改變這個局面,只能從文化入手。當代香港的攝影人,應該要有意識地在創作內容上擺脫西方的影子,在題材上多思考自身文化或本土的議題,例如當代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關係、和世界各國的關係、民生、文化和經濟等。當下,香港社會各方面正處於火熱的時刻,創作人怎能不透過他們的作品回應?只有在本土生活或關心香港的創作人,才能比較透徹地掌握這些題材,再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。接按這軌跡發展下去,香港的攝影絕對可以在國際舞台上佔一席位。

第二類,當代攝影人要面對的課題是與藝術的定義有關。有人覺得攝影不是藝術創作,而是科技。那麼,是甚麼元素使一個行為成為藝術創作?試舉繪畫為例,繪畫在人類的文化中早被認定是藝術行為,但我們會把所有的繪圖行為都視為藝術創作嗎?再看另一個早被確認的藝術行為雕刻,很多美工師傅或裝修師傅使用不同物料時,其手工也十分出眾,但為何我們沒有把他們的作品和雕塑大師相提並論?藝術創作從來都是「人」的行為,藝術創作的定義,並不是只從「媒介」的自身出發,創作人如何使用那媒介才是關鍵的元素。當然也並不是每一次的攝影行為都是藝術創作,正如不是所有繪圖也是藝術,但只要大家持一個開放的態度,把攝影和其他傳統的藝術媒介一樣看待,就不難發現攝影有使它成為藝術創作的元素。

第三類的課題是有關觀眾對作品的反應、欣賞、解釋和評論。談及觀眾對作品的反應,當中必涉及觀眾如何接觸作品及接觸作品時,作品的呈現狀態等相關問題,即作品展示的方式。作品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呈現,觀眾就會有不同的反應和感受。例如同一個影像,我們把它放在美術館的牆上、家中的相簿或電腦的螢光幕上,觀眾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和感受。當代攝影當然可以使用傳統的展覽方式,把影像沖曬或打印出來,放在實體的展示空間給觀眾欣賞。可現今網絡科技能夠提供的展示方法及可能性,也不容忽視。有些影像內容和時間性有關的,例如2014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,司儀就走到台下用手提電話的拍照功能與多位名星自拍(Selfie),再透過「推特」(Twitter)即時將影像發送到全世界。當觀眾在收看電視直播時,同時從「推特」看到傳來這影像的感受,相信和隔天在報章上看到同一影像的感受會不盡相同。再者,同一個影像若果放在實體展覽空間作傳統展覽,因展覽的地點、展期的長短等因素影響,要使作品接觸到數千名觀眾可能已經很不容易,但如果把它放在「面書」(Facebook),要有過萬觀眾「讚好」(Like)也絕非難事。當然這些都是當代攝影能夠和現今科技配合得而的效果。

至於在香港觀眾對作品的欣賞、解釋及評論方面,大部份也只停留在器材和技術層面。也有些觀眾太強調作者的原意,使作品的討論空間過於狹窄。在這些方面,觀眾可以參考西方美學的一些方向,如從觀眾對作品之直覺印象,即觀眾最直接的喜惡感受;又或是作品的產生環境或背景;還有作品本身的客觀性質及意義等。透過從不同的方向思考和討論作品,這樣便能更深入了解當代香港的攝影。創作人當然也能夠透過以上的方向,創作及檢視自己的作品,使自己在創作上不斷提昇。

在本年度香港藝術學院高級文憑課程,主修攝影同學的作品中,我們看到當代攝影的可能性。從形式上,有作品使用在主流攝影中被忽略的曬藍法,加上繪畫的概念,作一次新的嘗試,是對攝影的歷史作檢視,發掘其中的可能性。也有作品挑戰攝影與科技之間的關係,從而探討人與人的溝通問題,也使觀眾反思人應如何使用科技。內容上,有同學關心自身與家人、朋友細緻微妙的關係,也有同學放眼於身份和性別等當代的文化大議題。從這些作品中,觀眾也能體現香港藝術學院的多元教學理念:一,個人專業的藝術知識及思判能力之成長;二,不同藝術學科及創作媒介之互動交流;三,強調社會的關懷與生活的體驗;四,追尋自身歷史和文化的根源。

當然作品在技巧和內容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在此希望各同學能繼續努力,穩固自己的創作基礎,再而開展自己的志趣及學術領域,透過藝術創作成為公共知識分子。
 


* 本文原為2014年香港藝學院高級文憑畢業展攝影科序言